编辑导读:我们都很熟悉“获得客户——激活——保持3354实现3354扩散”的用户增长模式。虽然都是增长模式,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用户,我们增加用户的具体步骤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梳理了券商用户的增长逻辑。让我们来看看。
一、获客(优化成本,扩大规模)
有的经纪人说,开一个有效账户的费用在300元到500元之间,有的经纪人为一个有效客户支付600元到1000元左右。
目前行业内网上获客的普遍标准在200元-500元左右,但各种经纪人与网上渠道的合作模式及其对有效客户的识别标准不同,因此成本折算也不同。
适合大规模、低价值用户在线操作;
辅以小规模和高净值用户的运营;
线下适合小规模、高价值、高转化率的相关操作。
1. 线下
多家券商通过线下渠道获得的客户比例超过公司获得客户总数的80%。
1)银行渠道获客
去银行网点做生意开户;和银行一起走进企业宣传理财知识。
2)存量客户转介绍
为老客户提供新的奖励、指导和介绍。
3)分支机构各类活动
学校、公司、社区等金融协会分批开户;模拟股票交易等活动开户。
2. 线上
目前券商的主要线上客户渠道包括同花顺、新浪财经、百度搜索、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视频号、知乎、Tik Tok、微博、Aauto快手号、今日头条等。
同花顺平台有66家大中小券商进驻,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等约15家券商进驻新浪金融。
大券商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百度、新浪财经、Tik Tok等昂贵的广告位,小券商则与知乎、微信官方账号等博主合作,通过其引流开户。
竞争是关于经纪人向渠道方提供的业务条件,与渠道的沟通是否及时。一些大型券商喜欢和线上渠道签订独家协议,还有一些去谈判的时候比较被动。
1)与流量平台合作
他们大多切入通过信息(如同花顺、)和社交活动(如牛、雪球)积累用户的互联网公司,但基本没有经纪牌照。
券商可利用平台提供开户、交易品等,而后进行利润分成。
利用互联网平台流量规模优势,提供专业的金融产品,如基金、理财等产品和服务,销售产品进行利润分享。
比如东方财富网的每日基金网(基金销售)和支付余额宝(货币基金销售)。
合作截图。
来源:关彝
金融细分平台。
投顾类产品是建立信任度和更好的心理按摩——对应小白用户。
以投资为核心,提供投资问答、文章、直播解决方案等。
有证照的从业者,如新浪理财规划师、爱投;草根V、摩尔金融、股票雷达,靠个人魅力吸引用户。
社区类产品需要尽可能多的话题性——对应有一定投资基础用户。
比如雪球、牛王、股票淘吧、吉思露等。
量化工具的核心就是易用性和准确度——对应已有一定投资思路和方法的用户。
提供基础数据分析的,如股票灯塔、换手率、快速上涨等,提供量化选股的,如坚果网、Quantity Plus Stock等。
大平台流量合作。
跨行业合作交流流程。
硬件厂商预装等合作。
2)所有平台的KOL合作。
各类微信群、QQ群;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Tik Tok等KOL;
媒体组织。
3)进入新媒体平台,打造自己的IP私域流量。
APP、微信官方账号矩阵、个人号、微信群、QQ群、平台粉丝。
例:短视频/直播(搭建投资平台,触达精准用户;扩大收益范围,如刷礼物、知识付费等。
4)信息流和SEM渠道传递。
SEM,应用商店,信息流广告。
现阶段转换成本比较高,1元内购买成本140-180;微信官方账号加拿大企业微信200-250;原页面加企业微180-200。
来源:腾讯广告
稍后,可以探索和测试一些新的转换链接。比如非微信场景直接关注微信官方账号/奇伟;Ocpx moni
在电子商务的场景下,用户已经有了消费支付的需求,并推出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再进行分流。
3. 券商获客历程演变
坐在生意场上(顾客上门);
业务(营业部:依托银证合作,发展熟人转介绍,电话营销);
互联网购买量(腾讯与郭进合作的佣金宝,应用商店的购买量);
后互联网时代。
5)电商渠道合作
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直接为第三方平台付费购买的流量。
比如在APP商店购买排名和曝光,手机厂商预装APP,在互联网流量平台投放APP或开户广告,或者在第三方股票开户交易平台购买开户曝光入口。
当你大规模烧钱的时候,大规模快速做。
1)采购型流量
散落在互联网各处,也许在用户的日常社交分享中,也许在媒体内容的日常浏览中,也许在用户使用各种轻应用时,也许在各种社区讨论中。
通过不断提升运营能力可以降低流量获取成本,获取的用户更加精准和忠诚,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长期的规模效应。
4. 用户增长团队
集团的交通互导;
资源共享;
共享社会回报(促进新生活);
内容营销(投入产出性价比高的获取客户的一种方式),内容生产的成本不高,但一旦形成爆发,就会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和品牌效应。);
私有域流量池。微信官方账号,微信群,个人号。(可自主控制,免费,可直接和反复接触用户)。
二、激活(用户开始使用)
新手福利和经验会员2)分散型流量.
到达用户后,有明确的初学者指南,比如推荐一些优质股票,让他们添加自选股。
1. 小白用户
等引导注册APP开户。
可以搬出股票交易学校或者股票交易工具,模拟交易,帮助用户完成交易,打破僵局。
也可以结合开户。在盈利的关键点,推出限时开户套餐,可以大大提高开户转化率。
2. 有一定基础用户
目标是“帮助用户形成决策理念”和“解决用户资金亏损的风险”。
三、留存(唤醒并留住用户)
定制自选更关注于某特性优势。如:交易稳定、行情快速、交易工具全面、行情数据准确等。股票新闻和交易信息,指导购买付费服务。
让他们保持活跃,并改变购买会员、分析工具等。
用户完成第一笔交易后,大部分用户会面临多次的失落和自我怀疑。资产分析和交易审核这两个功能可以引发客户“提高投资能力”的意识。
固定用户使用习惯,
比如召回将用户的认知转变为“亏损是因为投资能力不足,通过付费购买这些工具能比较好的提高投资能力”。,常用的股价预警和选股趋势,通过推送或者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用户,让用户关心选股的状况,拉近与他的关系。
年底或者周年的时候,发送感情的数据统计,让用户知道自己的交易数据,拉近与平台的关系,督促用户再次回归。
比如通过账单和游戏吸引用户回来。
四、变现(提高单用户收益)
限时优惠,限时体验:.
提高投资能力分为不同的维度,包括选股、择时、交易、复盘等。同时,这一场景也是促进“增值服务”和“投资服务”收益的重要环节。
日常操作中采用以下方法:
1. 通过活动来激励用户不断提高营收数据
从交易次数分析,可以设计如月收入清单、日均资产清单、持仓数量清单、交易次数清单等。以及由奖牌激励的累积资产奖牌、交易金额奖牌和交易次数奖牌。
排名和奖牌是基于精神层面的激励,如收集和竞争,可以通过社区身份识别、实盘和投资来增强。
在设计排名和奖牌时,要衡量整体收益效果和老用户运营成本的关系。
2. 通过运营策略不断提高用户的交易能力
通过“热点话题”(如科创板、区块链等)帮助用户提升选股能力。),并通过“条件单”和“交易策略回测”帮助用户提升交易能力。
五、良性循环(再转化,加速增长)
邀请有礼貌的朋友团体打折等促销方式,让他们完成付费决策。.
一般建议活动期一周,虚拟实物商品(如爱奇艺卡、JD.COM卡、优酷会员、手机账单卡等。)认为不需要线下物流的应该用于激励。活动结束后,需提供“查看我的兑换码”功能,每人每期最多邀请不超过50人,累计xx金额可用于取卡券。
活动结束后,活动数据重新发布,客户成本分析,头部用户回访。
后续活动可以以换皮的形式多次发起,从而减轻项目团队的负担。
本文最初由@贝贝发布,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奖励作者,鼓励TA努力!欣赏